做強農業“芯片” 打造肅州品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玉米制種,到如今發展形成了瓜類、蔬菜、玉米、花卉、牧草、油類作物等12個種類3100個品種的常規制種和雜交制種等多品種發展的現代種業格局,酒泉市肅州區憑借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偏少、天然隔離好等優勢,繁育的農作物種子籽粒飽滿、水分含量低、色澤正、產量高、品質優,是全球公認的最具優勢的農作物制種區之一,被業內人士譽為“天然的種子繁育場”。
作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制種基地和國家重要的良種繁育基地,肅州區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30萬畝左右,占到全區耕地面積的28.6%,制種總量和加工能力全國領先,是全國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種基地、對外貿易制種基地和雜交玉米制種大縣。小小種子在肅州區迸發出巨大能量。
因地制宜 小種子形成大產業
家住肅州區果園鎮中所溝村六組的制種大戶王軍明,今年種下的14畝甜椒、莢豆、生菜、地豆和葫蘆即將迎來收獲。望著綠油油的田地,他的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制種收入比較高。像這個甜椒,1畝地除去人工能掙1萬塊錢。”王軍明說。在果園鎮和王軍明一樣制種的人有很多,制種業已經成為果園鎮農民最大的增收致富渠道。“每年春耕開始前各大制種公司就會跟我們簽訂合同,免費給我們母種,還會在協議里協定保底收購價。”王軍明說,“我們產多少人家收多少,比過去自己找公司收種子更有收入保障。”
歷經40多年的發展實踐,肅州區目前擁有種子生產加工企業146家,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其中,育繁推一體化上市企業1家、合資企業2家、出口資質企業25家,建成成套種子生產加工線35條、種子儲藏庫5.7萬平方米、種子晾曬場130萬平方米,種子加工能力達到2億公斤。培育敦煌種業、登海先鋒等育繁推一體化省級龍頭企業9家,與全球80多個國家(地區)及全國近千家種子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代繁品種達到4900多個,代繁面積達到全區瓜菜制種面積的80%。
農民可支配收入近三分之一來源于制種產業。以種業發展為龍頭的現代農業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農戶戶均制種收入在2.2萬元以上,種子產業總產值預計可達25億元以上。
“明年打算再多種兩畝甜椒。”王軍明一邊拿起一個剛摘下來的甜椒一邊笑著說,“現在各方面的條件都比過去好了很多,當然是要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多維發展 小種子促成大集群
走進肅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連片智能溫室整齊排列。棚內碩果累累,生機盎然。在一旁試驗田里的花卉制種五彩斑斕,煥發出一片生機。在僅有6000平方米的試驗區內,就有番茄、辣椒、南瓜、洋蔥、花卉等15大類4600多個品種。上千個品種由企業統一管理進行生長試驗。經過風味、果形、色澤、產量、儲存、抗性等重重考核后,只有最優的品種才能從中脫穎而出。園區目前已引進育種企業5家,建成種子試驗研發基地3000畝,帶動發展專業合作社816家、家庭農場106個。
如今的肅州,不斷拓展現代種業的發展領域,積極構建各種資源有效利用、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綜合效益整體提升的種業產業體系。
在肅州區總寨鎮西店村的奧凱種機智慧農場,1000多畝的土地上,玉米葉迎風搖擺,遠看似一片綠色的波濤。進入9月后,第一批玉米將迎來收獲。這個采用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平臺、5G、機器人、無人駕駛等現代化新興信息技術的全程機械化智慧農場,是甘肅省首個“玉米無人化農場”。這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無人化農場技術成果為模型,集無人化農機系統、無人化灌溉系統、無人化綠色防控系統等多維技術于一體的高標準、高科技型數智化農場,實現了“老牛下崗、農民進城、科學家種田”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
作為全國最大的種子加工裝備研發制造公司,奧凱種機經歷了從最簡單的農機生產到擁有國家種子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種子加工成套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研發中心的發展過程。
奧凱種機的發展是肅州區現代種業成長的縮影。在大力發展種子繁育、生產、加工、培育為主要環節的制種業的同時,肅州區致力于構建全產業鏈生產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酒泉奧凱種機為龍頭的種子生產加工機械和大禹節水為龍頭的節水灌溉裝備制造業聯盟,建設了以種子加工流通、種子機械裝備生產、種子包裝產品加工、物流服務等功能的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園種子加工園。在玉米制種機械研發、種子加工生產線、種子精選設備、節水節肥節藥設備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成為全國最大的種子加工機械研發生產、節水裝備制造基地。
前景廣闊 小種子迎接大未來
8月的肅州區金佛寺鎮游人如織。附近的市民會選擇在周末開車過來,吃一吃農家飯,再賞一賞綿延數十畝的花海。“金佛寺的花海品種多,顏色也好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在孩子暑假時開車過來了。”家住嘉峪關的王先生說,“一家人在這里拍拍照吃吃飯,好好享受一下周末。”
金佛寺鎮的“絲路花旅”項目是酒泉市藍翔園藝種苗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文旅融合項目。該公司擁有國家級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種質資源庫,并代理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花卉種子繁育。“目前,我們公司主要從事花卉育種和代理繁育,還通過‘絲路花旅’打造花海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藍翔園藝董事長陳鳳翔說,“接下來我們打算以藍翔園藝種質資源庫和本地優質自然資源為依托,投資建設一個文洛式智能溫室花卉市場,使其成為國內一三產業融合的典范,并通過三產反哺一產制種。”
進入新發展階段,一系列國家現代種業戰略正在肅州交匯疊加,一連串種業“翻身仗”的重大政策相繼部署。肅州區將加大標準化制種基地建設,持續優化制種產業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強化品牌培育、加強市場監管,穩步提升種子培育能力。
回首過去,肅州區發展積累了沉甸甸的寶貴經驗。展望未來,肅州區將主動擔當、奮力作為,在打造現代種業高地上不斷突破。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