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鳳岡:做靚綠色名片 發展生態農業
“我家的茶葉質量好得很,你們看,我現在隨時打開手機APP都能看到茶園里的動靜,能檢查有沒有人在亂打有害農藥化肥,你們就放寬心購買吧!”連日來,鳳岡縣浪竹茶葉有限公司老板陳其波在貴陽售賣茶葉時,不止一次這樣向顧客說。
其實,像陳其波這樣的例子,在鳳岡縣早已屢見不鮮,究其緣由在于種茶制茶戶們都在茶園里安裝上了高清攝像頭,加入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這樣一來,每一盒出廠茶葉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看見產地、加工包裝日期等信息。
鳳岡縣茶農在生態茶園里采茶 李洋 攝
自此,茶園有了“管家”,自然不會有施打有害農藥化肥的現象出現,茶園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實現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正因如此,近年來,鳳岡縣綠色有機茶葉得以賣旺暢銷,出口持續穩居全省第一,今年第一季度茶葉產量更是達到2250噸,收獲產值達15億元的好成績。
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為做靚綠色有機茶葉這張名片,如今,鳳岡縣已在茶園里安裝高清視頻攝像頭239個,在茶葉加工廠安裝攝像頭150多個,建成11套茶葉追溯系統軟件,實現了茶葉種植管理、質量檢測、加工包裝等全程在線數字化管理和可追溯信息查詢,茶園實現“三品一標”認證全覆蓋……
鳳岡縣茶農在生態茶園里采茶 陳昌霖 攝
全縣第一大支柱產業——茶如此“突出”,第二大支柱產業——肉牛也“不甘落后”。
近年來,鳳岡縣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施“四大生態工程”,推行“多規合一”,成功探索出“畜—沼—茶”(果、蔬、稻、魚)生態循環有機種養模式。也因如此,養牛環境不再臟亂差。在鳳岡縣土溪鎮和記牛場,牛兒們居住的圈舍干凈,幾乎無任何異味,它們聽著循環播放的音樂就敘寫出了一首首養牛致富曲。
和記牛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平時牛糞都是“寶”,有專門的有機肥廠負責收購,經沼氣池發酵處理后,轉變成無菌有機肥,尿液和廢水也可經發酵后產生沼液、沼渣、沼氣等可利用資源,再將其“反哺”回茶園中去,如此一來,便能實現既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又能創造經濟效益的目標。
鳳岡縣肉牛養殖戶在給牛喂食 陳昌霖 攝
產業發展好了,直接受益的是老百姓,和記牛場通過鳳岡縣推行的“肉牛寄養”工程,采取“支部+特惠貸+合作社+貧困戶+村級集體經濟”寄養模式,為全縣1200多戶建檔立卡戶送去寄養肉牛,讓這些人也能通過養牛致富增收。
去年,鳳岡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林草覆蓋率61.8%。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衛生縣城”“中國長壽之鄉”等殊榮。
山清水秀的鳳岡景色 陳昌霖 攝
事實表明,做大做強生態文明建設這項利民工程,百益而無一害。現今,依托推行“河長、土長、林長”制,鳳岡全縣建成42座大中型沼氣池、3個有機肥生產廠,合理處理好生態與發展關系,成為生態美、產業興的引人向往之地。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