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緣何又成“香餑餑”
“人們對供銷社有著特殊的情感記憶。當他們看到產品上的供銷社標識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信任感。這種品牌背書的效果,是花多少錢做廣告都難以達到的。”馬鞍山江心綠洲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鄒祖才的話頗具代表性。
近年來,當涂縣供銷社在鄉村振興中找準定位,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整合服務資源,增強服務能力,自身的吸引力也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已有加盟企業29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75家。2024年,僅29家企業銷售總額就達26億元。
為何要加盟供銷社
在馬鞍山江心綠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一塊塊茶干正在完成最后的包裝工序。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業,2024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其中線上銷售達500萬元。
“供銷社的logo對產品品牌價值提升幫助很大。”鄒祖才深有感觸地說,“特別是我們產品包裝上印有供銷社的標識后,市場認可度明顯提升。這不僅僅是一個logo,更代表著供銷社幾十年積累的品質信譽和為民服務的品牌形象。”
除了品牌賦能外,供銷社在資金和渠道方面也給予了企業實實在在的支持。據了解,自2015年成為供銷社系統會員以來,該企業已累計獲得67.4萬元的“新網工程”項目資金支持,這些資金被用于設備升級和工藝改進。更值得一提的是,供銷社還積極為企業搭建展銷平臺。在2024首屆安徽供銷年貨大集上,憑借供銷社的品牌背書和渠道優勢,該企業生產的茶干成為展會上的搶手貨。
走進位于桃花村的桃禮酒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濃郁的米酒香氣撲面而來。這家專注于傳統手工釀酒的企業,年產各類酒品約50噸,年銷售額近200萬元。眼下,該企業正在積極拓展產品線,憑借當地豐富的桃膠資源,桃膠和桃膠鍋巴等新產品已初步研發完成,正在完善包裝設計和市場推廣方案。
“這些新產品的研發同樣離不開供銷社的支持,供銷社一直在給我們提供幫助。”該企業創始人佘軍說,“供銷社不僅幫我們對接了相關專家,還為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出謀劃策。”去年,在供銷社的指導下,該企業也申報了“新網工程”項目,獲得3.5萬元的發酵間改造補貼,約占總投資的23%。同樣,通過參加供銷社組織的年貨節等展銷活動,該企業的產品走進更多消費者的視野。
“雙向奔赴”背后的新機制
“我們與加盟企業的關系,是雙向奔赴的結果。”當涂縣供銷合作社主任朱亞平說,為確保供銷社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他們對加盟企業實施嚴格的遴選機制,從原料溯源到生產工藝,從質量檢測到售后服務,每個環節都設有高于行業的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并非單方面施加。“供銷社的嚴格把關,反而倒逼企業不斷提升品質,好的產品不該被埋沒,供銷社給了我們展示的舞臺。”鄒祖才看向滿墻的榮譽證書感慨道。
供銷社為什么要吸納加盟企業?“如今,供銷合作社被納入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中,加快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加快形成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強國建設中發揮著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朱亞平說,基層供銷社在重建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盤活自有資產分類改造基層社,截至目前,全縣基層社總數達40個,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另一方面,通過吸納加盟企業,借助社會資源,加快形成完整的為農服務體系。
供銷社和加盟企業是怎樣的利益聯結關系?“有利益緊密型的,也有松散型的。”朱亞平說,利益緊密型的,供銷社會出資入股,實行紅利分成。更多的是松散型的,供銷社不用出資入股,無償為加盟企業提供項目扶持、品牌使用、生產監管、平臺銷售等服務。近五年來,僅通過“新網工程”等項目,就累計為企業爭取扶持資金644.4萬元。
受訪者一致認為,供銷社天然的“公益屬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整合資源的作用,實現產銷對接,在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