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獼猴桃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4月1日,走進武功縣武功鎮橋東村的陜西綠益隆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獼猴桃種植基地里來回穿梭,按照果樹大小、生長情況,清理剪枝、鏟除雜草、清溝排漬,開展病蟲預防等工作,確保果園的整潔和衛生,為今年的果樹生長和果實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目前,公司主要栽植翠香、徐香、瑞玉等獼猴桃品種,共1800畝,年產獼猴桃800噸,年產值120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劉曉鋒介紹,日照足、溫差大、降雨量適中等多重因素,讓生長在武功的獼猴桃美名遠揚。
“我們聯合專家共同研發獼猴桃即食加工處理技術,成立了國內首家獼猴桃即食研發及生產中心。”劉曉鋒介紹,即食獼猴桃的最大優勢就是不用催熟,且果實硬軟適中、口感酥脆、汁水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公司有標準化獼猴桃壓差預冷催熟庫5間,催熟柜2組,月可加工即食獼猴桃700噸左右。
除此之外,該公司配備有專業獼猴桃氣調保鮮庫10間、果品保鮮冷庫36間,儲藏能力4000噸。建設全數字智能化包裝加工車間3000㎡,配備法國邁夫智能4.0版獼猴桃分選設備1套,自動化打包流水生產線4條等設備。
工人正在分揀、包裝獼猴桃。
去除塵土枝葉、復篩檢查、貼標裝箱……包裝車間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一筐筐獼猴桃分揀、裝箱,尚坡村村民王西寧告訴記者,因為孩子是殘疾人,她平日里沒辦法出門務工,農閑時就在這里打零工,一天110元,可以照顧孩子和老人,她很知足。
據悉,該公司是一家以獼猴桃種植、儲藏、運輸、銷售、深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農業企業。采用“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產業扶貧、吸納就業、技術培訓、愛心捐助幾項舉措帶動農戶1000余戶,解決富余勞動力300余人。
“這里有優良的自然環境,政府也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更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劉曉鋒介紹,2024年公司被評為陜西省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作為獼猴桃發展示范帶頭企業,公司在發展的同時,積極培養本地獼猴桃專業種植人才,定期舉辦獼猴桃產業技術培訓,從購置種苗、肥料選擇、改良土壤、培養樹勢、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為村民們全方位講解,有力地將當地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能。
產業興則農民富,農民富則鄉村興。近年來,武功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產業,實施“龍頭企業+產業協會”“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堅持把發展優質獼猴桃作為興農富民、助力振興的特色產業和拳頭產業,突出“生態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管控”標準,累計發展優質獼猴桃近12萬畝,武功獼猴桃品牌價值達到21.12億元,讓獼猴桃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