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厚植法治沃土 護航“云果”飄香
在祖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山坡上,成片的牛油果進入了盛果期,像一顆顆掛在枝頭的“綠寶石”,沐浴在冬日暖陽里熠熠生輝。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云南法院找準司法服務保障營商環境的著力點,進一步打牢司法服務產業發展的“底子”,特別是在助推“云果”產業發展中,各地法院重拳打擊犯罪,高效化解交易糾紛,因地制宜出臺司法服務保障花果蔬菜行業措施,努力營造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
從“舶來品”到“土特產”,牛油果已成為普洱市孟連縣果農致富的“金果果”。僅2024年,該縣牛油果鮮果產銷量近2萬噸,產值近7億元。
面對產業發展良好勢頭,如何讓司法服務更好助力產業發展,是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思考的重點。
2023年11月,在孟連縣從事牛油果育苗、種植、銷售的綠某企業成為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的被告。原告水果零售商葛某向綠某企業購買的一批牛油果存在質量問題,問題反饋后一直未得到解決。
“案件不復雜,但如何讓長期合作的雙方放下嫌隙、修復信任,是我們考慮的重點。”孟連法院法官陶鑫葉表示,經多次組織調解,反復釋法明理,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解開心結繼續合作。
孟連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把涉牛油果合同糾紛案件作為涉民生和涉企案件納入綠色立案、綠色審判通道快審快執快結,截至2024年底審結案件4件,其中1件立案當日調解結案。
另外,針對當地牛油果產業發展模式可能涉及的糾紛風險點,孟連法院把審判力量拓展到鄉村、社區,通過普法宣講、上門服務、現場調解等方式開展糾紛預防,2024年共開展普法宣傳100余次,分別前往19家商會、企業提供法律指導76次。
去年立冬以來,永仁縣的藍莓種植基地內,一片忙碌景象。
近年來,面對當地藍莓產業蓬勃發展帶來的新挑戰,永仁縣人民法院創新司法服務模式,組織專業團隊深入企業、田間地頭化解矛盾糾紛,暢通藍莓產業發展之路。
2022年,云南旺悅莓農業有限公司租用永仁縣蓮池鄉小蓮池村土地用于藍莓種植,租用地位于永仁君澤漁業有限公司魚塘上方,因雨季連續降雨,大量泥土被沖刷到魚塘內,導致魚塘無法正常使用。雙方因此發生糾紛并起訴到法院。
“案子很簡單,如果‘就事論事’解決,來年雨季還可能發生糾紛,矛盾得不到真正化解。”永仁法院院長林宏介紹,為徹底化解矛盾,法院多次組織現場勘查,并邀請蓮池鄉政府、村委會、村民小組共同參與調解,同時對魚塘清淤進行多方市場詢價,確保公平合理確定損失金額。經多輪耐心調解,雙方達成共識,由旺悅莓公司在賠償一定損失基礎上,整體租用魚塘作為蓄水池使用。
“矛盾的焦點反而變成合作的‘紐帶’,不僅實現和諧相處還實現了‘雙贏’,村民們談及此事都豎大拇指?!痹鴧⑴c此案調解工作的蓮池鄉蓮池村小蓮池村民小組長龔懷光說。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
“問題在哪里,法官就到哪里?!苯陙恚颇先「鞯胤ㄔ悍e極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充分利用人民法庭扎根基層、貼近群眾、靠近糾紛等多種維度的“地緣優勢”,把為民服務關口前移至基層群眾身邊,護航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早熟的柑桔領“鮮”一步占領市場,創造更好的收益,華寧縣人民法院盤溪人民法庭著力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涉柑桔矛盾糾紛,總結多年來因柑桔交易引發的買賣合同、委托合同等糾紛,制作出格式化的柑桔買賣合同、中介委托合同及規范的填充式欠條樣本,在柑桔協會、柑桔交易頻發的交易市場、分選廠粘貼分發,讓各方為糾紛發生后的維權做足“功課”。
“比如,在合同中對付款時間、采摘時間,采后損失率等關鍵性要素進行約定?!北P溪法庭庭長何永寶表示,有了合同范本,就能讓果農,尤其是缺乏經驗的果農,盡快適應市場規則,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還能有效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
“在交易時一定要注意,與誰交易要弄清、合同條款要明確、證據材料保存好……”在永仁縣維的鄉落水洞村櫻桃采摘季活動現場,永仁法院法官帶著精心制作的《花果蔬菜交易風險普法提示》宣傳單走到田間地頭,為果農開展普法宣傳。
為“守護”花果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永仁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梳理總結涉群眾切身利益的頻發交易風險點制作成普法提示宣傳單,為花果蔬菜產業企業和果農解決實際問題。
“在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我們圍繞縣域特色產業企業生產經營、產業發展規劃等開展精準化、精細化法律服務,制定了《永仁縣人民法院服務促進永仁縣花果蔬菜產業發展十條措施》,增強司法服務產業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绷趾暾f,《措施》從優化涉花果蔬菜產業訴訟服務、建立涉花果蔬菜產業多元解紛機制、依法妥善化解涉花果蔬菜產業勞動爭議等10個方面進行了明確,確保司法服務更加精準保障和促進產業發展。
推動實現案結事了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的石榴熱銷東南沿海城市,水果經貿往來頻繁,但由于果農和商戶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合同訂立不規范等原因,糾紛也隨之而來。
“我們充分發揮解紛資源聯動優勢,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糾紛解決渠道和‘家門口’式司法服務?!苯ㄋh人民法院院長李永明介紹,該院在全縣13個鄉鎮掛牌成立巡回審判點,建立“一村一法官”工作機制,為石榴產業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2024年,昆明市石林縣西街口鎮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0.4萬畝,預計產量18.6萬噸。為更好服務這一特色產業,石林縣人民法院在該鎮專門設立了“人參果特色法官工作室”,協同相關職能部門為果農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務。
“如何把糾紛化解在前端,更好保護人參果品牌和果農權益,是我們開展司法服務的重點。除了開庭審案,我們法官還以‘背包法庭’形式深入田間地頭為果企、果農宣法、普法,調解矛盾糾紛,確保將司法服務延伸到最末梢。”石林法院院長洪紹榮介紹,該院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抓手,以“小法庭”保障“人參果產業”發展為司法服務著力點,通過設立法官工作室、打造人民調解平臺和“小法庭”發揮大作用,將司法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為人參果產業提供專業法治保障。
2024年,石林法院受理涉人參果糾紛案件146件,訴前調解128件,開庭審理18件,結案18件,受理的涉人參果案件全部高效辦結。
為確保涉云果產業案件糾紛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云南各級法院還結合“案件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強化案件跟蹤問效,暢通司法訴求解決渠道,對勝訴方進行跟進,確保及時實現權益;對敗訴方曉之以理,督促及時履行法定義務。如今,彩云之南的沃土之上,與生俱來的優越自然條件與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共同醇化出了“云果”的甘甜滋味,走進千家萬戶,處處飄香。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